【2023不簡單生活節】用影像訴說青少年不簡單的故事

2022年影像學院學生經過半年的課程,探索與嘗試不同的創作形式後,轉而回望自身的生命經驗,從中發掘出自己關心的主題,並以五個月的時間進行個人創作,期間定期與藝術家、攝影師或導演見面討論,進而完成具有個人觀點的攝影或短片作品。

然而,完成作品並非創作的終點。這群青少年創作者參加三日的「策展工作坊」,從實際到北美館的《臺北美術獎》展覽,汲取展場設計的靈感,到彼此腦力激盪思考自身作品如何呈現,更細膩討論作品、環境、陳設方式,以及觀眾之間的關係,共同完成了展覽設計。今年,影像學院也首次到剝皮寮歷史街區辦理「不簡單生活節」,在充滿古味的建築中,展現青少年的真實聲音。
 

多元的攝影主題,以影像作為觀看世界的觸角

今年攝影組同學的作品主題多元,有面向外在環境的觀察,例如:拍攝金門建築、花蓮傳統市場、城市角落、行道樹,甚至雨。郭乃箖同學的作品《紋》,並置行道樹與傳統信仰物件的質地與紋路等特寫,讓看似不相干的景觀產生互文,帶來新的觀看體驗。在展場呈現上,郭乃箖同學亦用盡心思,在展版上用廣告顏料反覆上色,以期創造出樹木紋路的質感,並輔以金箔點綴,點出與傳統信仰的連結。此外,林甜白的作品《雨的咒語》則是雨天限定的拍攝計畫,以影像記錄雨的不同型態與律動。為了呼應雨的意象,林甜白同學選擇懸掛攝影作品,影像宛若雨滴般一幅接著一幅隨風飄動,作品自述更是親自手刻,以期符合和歌意境。

此外,有些同學則以攝影反映社會觀察,歐嘉芊同學的《空氣尺》靈感來自疫情期間的社交安全距離,讓他好奇除了「被規定」的物理距離外,公共場所中人與人之間的心理距離,如何影響彼此間的實際距離?作品更以長幅輸出,採齊頭排列,讓觀眾更具象地看見人與人的距離如「尺規」般地呈現;而林燁樂同學則是有感於低頭族現象,決定仔細觀察人、手機及身體姿態的關係,累積大量的田野拍攝素材後,以擺拍的方式重新演繹人使用手機的姿態;其中,每位被攝者的臉皆被扭曲處理而難以辨識,暗示這可能是任何人,而展版上大面的全身鏡,讓每個觀眾觀看攝影作品時,自己的身影也成為作品的一部分,這樣的巧思更呼應了作品名稱《這是你嗎?》。

與自己的對話,透過創作凝視自身狀態

本屆影像學院有不少同學將鏡頭對準自己,以創作作為探索自身的手段。陳云莉同學的攝影作品《牧癢人》源自從小深受異位性皮膚炎所苦,過去曾期待擺脫疾病帶來的困擾,但透過這組作品,他轉而用「牧」的意象去象徵與疾病共存的心態轉變;展場布置上,他也傳達了面對疾病的幽默感,刻意營造一個浴室空間,而皮膚脫屑就像是命案現場的「證物」,讓觀眾欣賞攝影作品的同時,也能感受到影像與空間帶來的觀看趣味。

短片組部分,詹靖浩同學的《一次自拍》從提問「我是個什麼樣的人?」出發,訪談了身邊的同學與老師,從不同人的描繪中拼湊出自己的模樣,交叉剪接紀實與實驗影像,並在展區放置影片中的象徵物件如:排球與三角錐,展現自我的多重樣貌。馬苡真同學則在成長過程中常被要求改變體型,讓他想要進一步探索自己與身體的關係,實驗短片《身體對話錄》即透過拍攝身體局部、動作及物件,抽象表達他經歷過的身體經驗;影片以映像管電視機播放,周遭輔以泡棉、塑膠水管、鏡子、體重機、沒有臉的美女畫像等象徵物,呈現身體如何被觀看的隱喻。

講座、工作坊及小旅行,開啟展覽之外的對話

不簡單生活節除了展出青少年創作者的作品外,展區內外皆有不同事件發生,讓展覽的討論與效應持續擴散。「跨世代的影像對話」講座放映新竹縣社區影像培力計畫的作品《甄伯伯的升旗典禮》,由曾吉賢導演(新竹縣社區影像培力營講師)主持與談,促成導演鄒曉青與青少年創作者間的交流。工作坊「打開時空膠囊,寄不出去的信」則是以放映陳耀圻導演的經典短片《劉必稼》,由陳逸萱老師帶領影像活動,從影像證據中,理解人物的形象刻劃及背後的時代脈絡。

此外,這次展覽也首次辦理「攝影小旅行」,帶青少年前往宜蘭看《續行—沈昭良攝影展》,當天由沈昭良老師親自導覽《映像.南方澳》與《Stage》兩組作品的發想與創作歷程,參與的青少年創作者亦主動提問,在對話中探索「為何」與「如何」攝影;當天部分同學也準備了自己的攝影作品,沈昭良老師現場跟同學討論,並回饋寶貴建議。


今年的不簡單生活節短短三天就吸引了3500多人次觀展,透過創作,青少年得以更加誠實且無懼地展現他們的觀點,而現場由青少年親自介紹他們的作品,更促成不同領域與世代間的交流,這也讓基金會更加確信藉由一年一會的不簡單生活節,能夠撐出青少年以創作發聲,並與成人對話的空間!
 

學生成果線上展|

攝影組—12組靜態系列作品
短片組—4部動態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