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青少年發聲影像學院】影像的基礎語言

課程講師:孫世鐸 老師


「Just try to make it sound like you wrote it that way on purpose.」導演魏斯·安德森的經典電影台詞
青少年發聲影像學院邀請到長期參與影像教育推動的孫世鐸老師,要打開同學觀看影像的視野,老師以「『創作』是什麼?」開場,接著進一步探討作者與作品間的關係。
註:同學在參與本次課程前,已先行觀看過魏斯·安德森導演的電影《法蘭西特派週報》

作者對作品有100%的詮釋權嗎?

創作既是發自作者意志的產物,也是在創造一個遠離「作者」的東西。也就是說,作者和作品並非是明確、直接的相對關係。世鐸老師接著帶同學討論「電影是如何成立的?」有同學說是敘事手法,有同學說是題材內容,也有同學認為重點在於「觀看電影的觀眾」。世鐸老師回應,討論電影時,沒有標準答案,他也想提出他的看法:「電影=蒙太奇+觀看的擴延」,電影是傳遞訊息的媒介,也是導演與觀者間溝通的媒介。好的導演能解釋自己的作品畫面,將想傳達的概念轉換成文字再轉換成畫面,利用隱喻系統表達背後想傳遞的訊息。總的來說,導演用畫面傳遞訊息,觀者則在其時間流動中找到傳遞點。

繪畫與電影的差別

有同學認為繪畫是單一定格的畫面,電影則是由許多畫面組成、具有時間性的,更生動也更直白。有趣的是,電影的拍攝有時也包含「繪畫氣氛」的表現(例如:不自然光或靜止鏡頭)。世鐸老師以「綜合性的媒介、載體」解釋,電影經過導演的拍攝與剪輯,讓觀者依照導演安排好的時間順序觀看。導演表達特定的故事意涵,觀者則從各種不同的視角中得到不同的感受。

為了讓同學更了認識影像說故事的可能,世鐸老師以本土知名畫家陳澄波的畫作《我的家人》讓同學做分組創作練習,藉由分割原圖、重新選擇與排列畫面形成新的敘事。有的組別組成遊子離鄉的悲情故事、也有家人齊聚一堂思念親人的現場,透過畫面的框取,畫中細節與物件的呈現,由此可以看出每個人對於運用影像表達的不同觀點,從觀看的方式與角度、再到畫面的組合與解釋,同學就像經歷了導演在選擇畫面、拍攝手法與想傳遞的內容,藉此組成各種不同故事的創作過程。

「創作」是什麼?

回到課堂一開始世鐸老師的提問,經過了整堂課,同學清楚地意識到映入眼前的每一個影像作品,都是經過安排與設計的,不管是鏡頭語言,或是場面的調度,都會有創作者的巧思;同時也開始練習思考,當自己有了一個想法,轉換成影像創作的過程,除了考慮畫面本身,還有畫面之外更多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