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節目內容人才培力工作坊
四月份最後的週末,以「培育兒童節目產業人才」為目標的工作坊在台北國際藝術村舉行,參與的成員從大學生到資深影視工作者都有,其中也有於國小任教的教育工作者,大家在活動中彼此切磋琢磨,期望在往後的創作能有更進一步的突破。

第一天的活動由文策院分享當今兒少內容趨勢作為開端,其中提到近年來影音平台競爭激烈,OTT逐漸成為主流,再加上「元宇宙」技術來勢洶洶,在內容上會更加注重是否具備主動性與互動性,在分享的最後,文策院也再次強調台灣原創的兒少影音比例相當低,鼓勵大家抓緊時代趨勢,積極投入兒少影音製作的行列。瀚草影視總經理湯昇榮也接著提到,在各平台競爭激烈的情況下,對優質內容的需求也相對提高,務必把握在各處提案的機會。

由黑糖(黃嘉俊)導演主持的「兒童節目的第一步」,找來近期正在製作中的三個兒童節目主創團隊,包含《Action! Kids開拍吧孩子》的主創Roger鄭凱駿、《叫我野孩子》的導演謝欣志,以及《登山總動員》的企劃陳品佳和導演郭昕盈,分享他們與兒童工作的心路歷程。《登山總動員》的品佳及昕盈提到他們從一開始不知道怎麼和孩子們聊天,到後來漸漸找到與彼此相處的默契,並開始學會放手不再像個「母親」一樣的照顧小孩;《叫我野孩子》的謝導演則分享他如何從拍攝現場的各種崩潰經驗中開始懂得接受孩子的不可控;《Action! Kids開拍吧孩子》的Roger還特別提醒,製作兒童節目的挑戰不僅僅是要學會與孩子相處,也得學會與家長相處,並舉了幾個在製作節目時所發生的各種讓他又好氣又好笑趣事,還開玩笑說到:「今天要來說甘苦談,但我只想得到苦想不到甘。」

分享完實務經驗後,回到劇本創作的層面,由夏康真編劇作為主講者,和大家分享來自世界各國的兒童戲劇,包含:德國的《我們的勇敢時刻》、澳洲的《下課時間》、挪威的《雪橇合唱團》,以及哥倫比亞的《搶救髒皮鞋》,這些戲劇都使用了相當不同的表現手法,但每部都精準的表達出貼近於孩童們的觀點,因而成功吸引孩子們的目光,夏康真編劇也結合了自己的編劇經驗,提醒田野調查的重要性,以及請大家試著去找出一件事情真正感動你的元素等等,讓學員們在撰寫故事上有更多不一樣的思考角度。

經過一整天的聽講,第一天最後的課程,讓大家可以有自由發揮的空間,由兒童節目製作人黃鴻儒帶領的活動,先請學員們分成幾組,抽籤選出指定的主題,再到網路上找尋相關題材的節目或影片,進而發展出屬於自己的企劃內容。大家找到的範本來自世界各地、題材五花八門,並且在經由組內互相分享的過程中,得以在短時間之內快速地認識到更加多元的企劃內容,同時也刺激大家在發想時能有更寬廣的視野。

第二天課程由公共電視的兒童節目製作人林曉蓓來與大家分享她多年以來對於兒童節目的觀察,她將製作兒童節目的基本功與瑜伽結合,歸類為核心和柔軟。她提到核心的重點在於「浸泡」與「使用五感」,把自己浸泡在孩童的世界,不厭其煩地拜訪,並且不要太過依賴言語的表達,而是多聽聽聲音、多利用圖像、顏色等等;而柔軟的重點則是在於學會站在對方的角度,做一個體貼的人,「邀請」對方進入你的世界,以及最重要的,不要輕易的評論孩子,曉蓓老師帶了許多國際影展的片子給大家作為參考,強調做兒童節目的重點絕不是花俏的包裝,而是製作人是否擁有一顆柔軟的心。

緊接在曉蓓老師分享之後的,是一連串的企劃發想活動,不同於第一天的活動,這一次所有的組別都圍繞一個共同的主題—「公園」,並分成四大類,分別為戲劇、棚內、實境及新媒體,考驗大家如何運用不同的節目類型,發想出不同的企劃。

在開始進行分組討論之前,基金會也請來了「還我特色公園行動聯盟」(簡稱「特公盟」)的常務理事Ariel張雅琳與大家介紹這個組織,Ariel從一位母親的觀點對台灣現有的公園拋出質疑,包含像是罐頭設施的問題,以及遊樂設施嚴重供不應求的問題等等,提供之後的討論在命題上有更多的發揮空間。

經過一整個下午的構思時間,再加上與導師一來一回的討論,各組別漸漸聚焦出一個個精彩的企劃,最後發表時各組呈現的內容也是包羅萬象,跨足較輕鬆的命題,如:想和朋友出去玩卻只能在家幫忙做生意,到較為嚴肅的議題,如:面對親人的死亡。另外,有組別提出「兒童時尚」的企劃,結合時尚與手作,讓孩子親手為自己的爸媽設計服裝,也有組別想要打造超大型音樂實境節目,嘗試從固有的節目類型中做出突破,在各組發表時台下的聽眾也都不吝嗇提出建議與想法,形形色色的點子如同大家在課程中吸取養分後結成的果實,為這兩天的工作坊畫上美好的句點。

富邦文教基金會舉辦的「兒童節目孵育計畫」在今年邁入第四屆,目前還在徵件中,期待能透過本次的人才培力工作坊,與更多欲投入兒童節目製作的團隊們成為夥伴,一同製作優質、具兒童視野的影像內容!

工作坊結束學員與老師們一起合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