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青少年發聲影像學院】社群臉譜,攝影與網路的超連結工作坊
自從網路問世以後,人們在虛擬空間裡面又多了一種身份,這個身份或許跟本尊是斷裂、片面,但它同時又可以匯集不同時空的形象截圖,像是演員在電影中的展演。在社群媒體中,人們也可以用影像建構自己的性格與身份。

藝術家Amalia ulaman在Instagram上進行了一場實驗,2014年Instagram才剛迅速竄紅,Amalia ulaman模仿Instagram上的網美形象進行一連串的拍攝計畫,從甜美女孩一路到時尚名媛,精準收集「成為網美」的視覺元素:粉色的蕾絲衣著到名牌高跟鞋、健康美食與高級飯店,同時操弄的影像色調與構圖,模仿社群媒體上網美的攝影語彙,透過影像建構自己的網美形象,

即使她私下並非如此。而同學們在毫不知情的狀況下,根據Ulaman的照片討論著這位美女的性格,遙想著她是怎麼樣的一個人或是從事的職業,有同學推測她是一名優雅重視生活品質的舞者,甚至覺得Ulaman是令人不想來往的傲嬌女。這種毫無辯證機會的推測聽來可能有些荒謬,卻可能在社群媒體中時時發生。

社群媒體裡,哪一部份是真實的自己?哪一部份又是為了「演」給別人看?2021年影像學院暑期工作坊邀請到藝術家陳郁文,她歸納出美食家、文青等類別,循著這些族群在社群媒體裡常用的視覺語彙,邀請同學加入Ulaman的創作實驗。

其中,邱文貞扮演的角色是「名人」生活分享,在課堂中同學們使用Jamboard進行brainstorming,針對名人在Instagram上發文內容與方式丟出關鍵字。

文貞的照片中除了業配文之外,還有雜誌封面甚至是劇照,時不時也有在車上或是家裡的生活照,除了影像內容與名人生活帳有所呼應之外,色調、字體排版以及人物的姿態和衣著都經過仔細的安排。這組照片同學看了都覺得有「明星」的架勢,文貞也分享自己創作的方式,先蒐集名人帳號的視覺語彙、確定自己想拍攝的影像類別,再經過多方嘗試與調整才能營造出想要的風格,比如人間八月的率性劇照其實是在廁所前面拍的,整個過程都經過縝密的規劃與耐心的嘗試。

鄭安倫則是以美食家為主題,透過精緻擺盤與景深,製造美食家在各家餐廳流連的錯覺,事實上因為疫情的緣故,大多照片都在自家拍攝完成。除了美食之外,安倫也有分享美食家特別使用的餐具以及美食家自己下廚的日常,從不同的角度塑造更立體度美食家形象。

性格搞怪又有點叛逆的莫芸則是模仿她不喜歡的網美,戴著蝦子耳環算是在整組作品中的小小叛逆,乾燥花、莫蘭迪色的指甲油、墨鏡還有真理褲,呈現現在網美在社群媒體中流行的視覺語彙。從作品中無意義的文字搭配自拍美照,似乎正嘲諷著僅追求外在美,卻忽略內涵的一種發文趨勢。

郁文老師的課後創作與實驗兼具,在模仿不同族群的過程中,可能會有些同理或是批判在同學心中逐漸發酵,而結果是無法預期的,正如同實驗的未知性。影像創作不只追求「美」的形式,很多時候也是一段缺席文字的辯證過程,逐漸貼近創作者所見的真理。

透過這次練習,也期許同學未來在社群軟體、閱讀新聞媒體時,更有意識到每張影像的使用,所有的照片,都是經過設計的。 2021青少年發聲影像學院_暑期影像工作坊作品成果網站:http://mag.youngvoice.tw/3044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