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素養加強班】海港的信仰人生

 

課程講師|
溫宗翰(民俗亂彈執行編輯)
東港東隆宮、東港東隆宮大漢樂團青少年組
東港開基共善堂

課程介紹|

東港迎王平安祭典是臺灣歷史悠久的民俗文化祭典,體現了早期沿海居民的信仰寄託,被列為國家重要無形文化資產。每三年辦理一次,對東港鎮鎮民來說,更是所有人共同投入的重要活動,參與從祭典的籌備、造王船、請王到送王的過程。因此,本次課程安排到屏東東港,在溫宗翰老師的帶領下,認識東港迎王平安祭典的歷史沿革、與沿海移民信仰的關係、以及與現在東港人生活的關係,學生也跟參與迎王祭的在地重要組織「東港東隆宮大漢樂團」、「東港開基共善堂」交流,並體驗吹奏嗩吶,畫臉譜與家將步伐等技藝。

課程一開始由大漢樂團青少年組長陳建民老師介紹大漢樂團的成立源起,如何鼓勵在地青少年投入學習國樂、廣東樂、北管,進而發揚與傳承傳統音樂文化,到現在已經累積多屆的學長姐,甚至到達三百多人的規模。此外,陳建民老師與北管指導蔡棋盛 老師更帶領現場學生認識工尺譜,體驗如何吹奏嗩吶,並由大漢樂團青少年組的小老師們在旁一對一教學,學生才發現原來光要「發出聲音」就不容易,不禁佩服起身旁小至小學三年級,大至高中職學生的小老師們的功力,看似輕鬆吹奏的背後是扎實練習累積而來;有趣的是,小小的吹嘴也是在地文化的展現,是運用蘆葦作為材料製作而成。
 


接著,溫宗翰老師從「臺灣文化為何可以稱之為海洋文化」的提問切入,先輕鬆地問現場有多少人會游泳?誰可以說出五種以上的魚類?點出臺灣在地理位置上雖然四面環海,卻因複雜的歷史政治因素,以至於現在許多人難以覺察到自身生活與海洋的關係。然而,透過更敏銳的觀察,其實可以發現海洋的基底仍隱藏在生活中經驗中,以「民俗」的方式留存下來,例如:台語俚語有「春天看海口,冬天看山頭」的說法就體現早年居民如何預測天氣變化;此外,台語中也有針對時令的飲食建議,或是什麼季節適合吃什麼魚,而這都是漁民與海洋相處的生活智慧,甚至在許多節日的傳說故事中也可以推敲當時生活的時代與空間特色,例如:臺灣版過年故事中提到因為燈猴向玉皇大帝告密,讓臺灣島面臨沉沒危機,就跟地震現象有關;因而宗翰老師最後鼓勵學生回到日常生活中去尋找海洋線索,發掘更豐富的海洋記憶。


下午首先由東隆宮的梁芝茗幹事帶著學生實際走進東隆宮,認識東隆宮的創建與歷史沿革、迎王平安祭典的祭典流程,學生看到為明年祭典準備好的木造王船,仔細觀察王船上的許多小細節,其實都隱藏著許多文化象徵。接著,學生跟著溫宗翰老師與東港在地夥伴潘信來老師的腳步走進東港社區,一路聆聽東港人參與祭典的故事,介紹東港依地域區分的「七角頭」,沿途停留東隆宮牌樓、朝隆宮,最後抵達東港開基共善堂。



東港開基共善堂於2019年時於原址動工重建,目前神尊皆被請到附近的臨時行館,也是我們這次來拜訪學習的地方,學生自在的圍坐在一起,聆聽吳進吉老師分享共善堂的創建故事,以及如何組織已有80多年歷史,東港鎮第一個家將團「什家將」,並仔細介紹什家將中每個家將的特色、手持的刑具或法器、擔任的角色等。接著,學生分成兩組體驗畫臉譜與家將步伐;臉譜部分,師傅一面仔細幫學生畫半臉,一面跟學生介紹不同家將的臉譜特色、顏色選擇,以及相關禁忌;步伐體驗部分,則由老師先示範基礎的八字步,點出手持扇子、手勢與腳部的重點,學生親自體驗,一旁的在地人一面耐心指導,也笑說步伐並非隨便走,而是需要經過長時間扎實地鍛鍊,才能掌握其中的要點。
 


透過這天上午的嗩吶吹奏體驗,到下午嘗試練習家將步伐,學生更能進一步理解祭典儀式背後的意義,有同學就說:「我以前都沒有想過原來民俗與信仰當中有這麼多深厚的文化,以後看到宮廟活動應該會更好奇當中有什麼智慧與意義。」也更佩服東港鎮民面對迎王祭時的謙虛與虔誠,再再體現了從早期沿海漁民的信仰需求,到今天轉為祈求平安的海洋信仰力量。

 

課程花絮|

相關資源|

■〈民俗亂彈〉部落格:http://think.folklore.tw/

更多影片|

■海洋素養加強班課程精華短片:https://youtu.be/2m4TNLfdIFY
■學生海洋影像創作線上看(為跨國合作計畫,內含臺灣、英國、美國三地青少年拍攝的短片):https://hereonearth.world/fil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