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手攜小手】影像教育學習與實踐 (二)

兒童溝通大拆招

課程講師:廖茈宴老師
「小孩腦袋都裝什麼啊?他們在想什麼啊?」燕子老師透過系列、有趣的活動帶領同學一起來解密!在寬闊的木板大教室,同學們擠眉弄眼、怪聲怪調、創意走秀、團體創作,體驗非語言溝通和夥伴的重要! 

圖1 雙人走秀-表演海底世界生物

課堂其中一個遊戲是「出聲找夥伴」。遊戲共分為「牛、鬼、蛇、神」四組,同學們各自選好喜歡的組別,便閉上眼睛走動,走的同時發出聲音,想辦法找到同組的同學聚在一起。現場近60位同學,同時發聲,教室充滿各式的鬼嚎、哞哞聲、嘶嘶聲,最難的是「神組」不能發出聲音,只能安靜的移動和感受,一片混亂中,同學們竟都順利找到組別!

圖2「牛、鬼、蛇、神」出發找夥伴

找到夥伴後,各組繼續挑戰「無語言」,表演「生活日常-洗臉、刷牙、穿衣服、吃早餐」。上台呈現時,明顯感受到同學們的緊張,尤其拿掉習慣的語言,又沒做有足夠的時間做預備,燕子老師持續鼓勵同學,打開感官去感受,並信任夥伴。當同學慢慢鬆綁掉各自的「非如何不可」,舞台上就多了笑容和驚喜!

圖3 大蛇小蛇起床囉!

圖4 大家一起組成牛眼睛、眉毛、嘴巴

活動結束時,同學們也體驗了,在團隊活動中,不是僅倚賴周詳嚴密的計畫與排練,而是每一位夥伴都在當下,遇到不確定時,有人願意勇敢當啟動者、看到需要就當補位者,信任自己與夥伴能夠一起完成任務!

Right Here!Right Now!

人與人的溝通與互動,不分年齡,都是需要「用心」去聆聽與感受。我們「當下」的狀態如何,對方是可以感受到的!尤其兒童更是敏銳,例如:老師一走進教室,心情如何?打開家門,家裡的氣氛如何?都是可以感受到的,千萬不要低估兒童敏銳的觀察力! 帶領活動難免會緊張,若只專注在活動的內容與流程,將無法開啟真正的看見、聽見兒童的狀態與要表達的內容。當我們已完成了課前的預備,接下來的,就是和兒童、夥伴同在一起!心開了,距離和溝通便不再遙遠!

富邦講堂《大手攜小手 》ing ~